中文/ 繁体/ English

疫苗中可能诱发过敏反应的成分--明胶

来源:本站        日期:2022-07-22

导致疫苗过敏的成分除了疫苗中的特异性病毒或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抗原外,还包括疫苗中的其他药物或者添加成分,主要包括明胶、抗生素、防腐剂及乳胶等。这次主要讨论由明胶所致的疫苗过敏。

 

明胶由动物皮、骨、腱与韧带等结缔组织中的胶原蛋白降解而成,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产业。为保证作为抗原的病毒或其他病原微生物存活并保持免疫原性,许多疫苗中添加明胶作为稳定剂。疫苗中的明胶根据来源的不同分为牛源明胶和猪源明胶,两者具有很强的交叉反应性。明胶在不同的疫苗中含量从每剂15μg15500μg不等。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及其联合疫苗(MMR)、部分狂犬病疫苗及黄热病疫苗均含有高浓度明胶。我国含有明胶成分的常用疫苗有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黄热减毒活疫苗等。

明胶是疫苗诱发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成分,可诱发IgE及非IgE介导的过敏反应。1993年日本学者Kelso及其团队报道了首例由于明胶过敏导致MMR接种后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随后日本报道在26MMR接种后严重过敏反应的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24例含有明胶特异性IgE抗体。明胶过敏导致其他疫苗出现过敏反应也有报道,包括水痘疫苗、黄热病疫苗及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

明胶的加工过程对明胶的致敏性有影响。如胶原水解充分,得到的明胶分子量低,致敏性低。日本1983年至1993年期间,规定儿童1岁时接种MMR2岁时接种百白破疫苗(DTaP),此期间无MMR过敏的报道。而1994年规定改为百白破提前到6月龄时接种,同期日本的疫苗生产厂家在百白破疫苗中使用致敏性较强的天然牛明胶,MMR疫苗过敏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发现大多数严重过敏反应(93%)和部分荨麻疹样反应(56%)患者明胶特异性IgE阳性。1999年起,日本生产的百白破疫苗去除了明胶成分,2000年起多种病毒活疫苗也去除了明胶成分,疫苗过敏发生率明显下降。

明胶已经被证明是疫苗引起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自 2010 年开始,国家药监局就明示:对于像明胶这样的高风险等级辅料,应在产品研发的早期阶段进行冻干保护剂配方的筛选工作,评价本产品使用明胶的必要性,并尽量采用其他冻干保护剂作为替代。

成大利宝?乙型脑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上游采用生物反应器高密度微载体细胞培养技术,收获高滴度抗原。下游采用四柱串联层析纯化系统,纯化效率99.95%,有效去除疫苗中的杂质。生产全程不添加甲醛、抗生素、明胶,减少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首创乙脑疫苗液体剂型不添加防腐剂。牛血清残留量显著优于国家药典标准。安全性指标优于国内、国际同类产品。

参考文献:

孟娟,.药物过敏史儿童疫苗接种管理策略[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20,14(6):592-598.

刘志磊,.关于病毒类减毒活疫苗去除明胶的思考及建议[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8,31(11):1286-1289.